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-领诚电子

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-领诚电子

价    格

更新时间

  • 来电咨询

    2020-8-10

李经理
18638023690 | 0371-67982058    商盟通会员
  • 联系手机| 18638023690
  • 主营产品|尚未填写
  • 单位地址|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玉兰街16号
查看更多信息
本页信息为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“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-领诚电子”产品信息,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“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-领诚电子”价格、型号、厂家,请联系厂家,或给厂家留言。
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-领诚电子。

企业视频展播,请---播放视频作者: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















选择透热炉床体工作方式

半自动工作方式:按工艺要求设定好“加热时间”(改变对应的时间继电器计时值),工件置于对应工位,按下“加热启动”按钮,气缸上升,加热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,计时时间到,气缸自动下落,完成一个工作周期,直到下一次按下‘加热启动“按钮,周而复努。

手动工作方式:先将“加热时间“继电器计时值置于工艺值几十倍以上,这时时间继电器仅作加热时间显示,不作加热时间控制,在手动方式下加热时间装卸时间均由手动控制,按下“加热启动”按钮,对应工位气缸上升,按“加热停止”按钮,气缸下降。

5、开机:将“功率调节”旋钮逆时针旋至z小位置,顺序操作“控制电源通”,“主电源接通”,“逆变接通”按钮,缓慢调节“功率调节”旋钮,随着直流电压的慢慢上升,中频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对应上升,同时听到中频噱叫声,说明启动成或,继续调节旋钮至所需功率即可。

6、关机:逆时针将“功率调节”旋钮旋至z小位置,顺序操作“逆变断开”、“工频断开”按钮,关闭水、气和传送装置;按下“控制电源断”按钮,中频电源断电;断开主机“隔离开关”和机外电源开关。

7、故障处理:开机当中出现“过流”、“过压”等其它故障,并伴有声光(红色)报警时,先将“功率调节”旋钮逆时针调至z小位置,再按下“故障解除”按钮,此时,逆变自动断开;然后按“逆变接通”按钮,重新启动逆变,如多次出现“过流”、“过压”现象,应停机检修。






串联棒料透热炉上的技术优势

串联透热炉在棒料锻打加热过程得到了实际应用,的串联感应加热器的装配式设计,使的对感应器的维护与维修保养更方便

感应器内补偿电容器的二次绝缘,---在---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

新型串联中频电源内部布置形式,避免了在更换水冷元器件时对电源柜绝缘性的影响。

炉膛内装有定型成型炉衬,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,更换方便。






全自动中频感应串联透热炉技术参数

我公司的串联透热炉为全自动中频感应串联透热炉具有振动排序、托辊进料、温度自动控制、三位温控分检功能。

二、全自动中频感应串联透热炉:

1、每吨毛坯感应加热耗电量:340kw.h±5%

2、具有满炉冷料启动功能,启动成功率:100%;热料100%。开始加热出料即能达到工艺温度。并能锻打到z后一根料。

3、整个工作过程满功率输出,运行功率因数在0.95以上。

4、 中频变频器柜内晶闸管等主要元件及整线主要元件优选国内器件,所有设计部件因采购困难需替换时高靠一级,以---设备运行稳定---。

5、 中频感应加热炉具有保温功能(中频电源低功率运行),保温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

6、加热后各种毛坯达到不同材质的工艺温度(z高1250°c)。

7、 材料烧损率:≤ 0.5%。

8 、电路结构:串联逆变。

9、在电网电压波动10%的情况下,中频输出电压波动不大于±1%。

10、内部各种铜连接截面积足够大, 以减少功率损耗。








郑州领诚(多图)-广州螺栓中频透热炉------由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。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(www.lingchengdz.com)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玉兰街16号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,目前领诚电子在电热设备中享有---的声誉。领诚电子取得商盟,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领诚电子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,共创美好未来。同时本公司(www.lccuihuo.com)还是从事淬火成套设备,泵管内壁淬火设备,链轮淬火设备的厂家,欢迎来电咨询。



    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     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00000304115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06824458.html
     关键词:

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